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软考全称是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(水平)考试,3个级别层次(初级、中级、高级)。笔者在2022年下半年参加了软考高级的考试并压线通过。本文会讲述一些备考技巧,以供后来者参考。

为什么要考?
在互联网公司这个证书的含金量几乎等于零,我所在的公司几乎没人知道这个证书,而且写简历上面试官几乎不会过问。进国企可能有点用,其他带来的隐性福利如下:
提升自我
这句话就是自我安慰,考完就忘完全为了应试。而且考试都是那些脱离实际的概念题,晦涩难记。还有最后面的论文题,对于表达能力不好的人来说简直灾难。
个税减免
这个是一次性的,拿到证书当年可以减免个税3600。换算成钱的话可能就几百块钱。
评副高职称
软考高级是一次考试终生有效,通过软考高级,自动获取了可以评审副高的资格。这个在其他行业中比较罕见的,如建筑师都有工作年限要求。计算机直接以考代评,可以说要求十分低了。这里只是获取了评审副高的资格,正式成为副高需要企业申请。副高的话退休工资会比普通人每个月多1000。
人才认定
每个城市的认定条件不一样,以杭州为例分为A,B,C,D,E类。E类人才的认定条件为软考高级+专利。专利我已经有了,所以考个软考高级就能申请E类人才。E类人才福利如下:
- 专属人才码,景点免费
- 租房补贴,每个月1500,持续5年
- 公积金贷款额度*1.5倍
- 共有产权房摇号资格,这个是最吸引我的地方。最低只需要30%的钱,就可以居住和出租。
考试项目
软考高级资格有很多个科目可以选择,可以选择跟自己熟悉的领域。也可以选通过率高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,不过高级资格的通过率都在10%左右,弃考的人太多。好多人就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上半年不过下半年再来。建议一鼓作气,背论文框架实在太折磨人了。我选的系统架构设计师,因为听上去好听点。报名费用189元,不是个小数目。

考试分为选择题、简答题、论文。每科70分,45分就算通过。相当于100分的卷子考60分。然后选择题、简答题、论文必须同时大于45分才能拿到证书。
准备过程
我准备了3个月,全程反复刷选择题。一个月简答题,一个月论文。非脱产准备的,平时上班1095。下班到家22点,还能复习一个小时。周末7点起床去福田的图书馆占座位,高中生起的实在太早了,要跟他们抢位置。周末的早餐就是面包➕矿泉水。

选择题
打印历年题目,十多份吧。打印出来,都刷一遍。有时候答案也不对的,要自己判断。刷完第二天再回顾下,然后平时在手机上下载软考真题APP,在手机上刷。
简答题
简答题是5选3,挑自己会的做。
- 第一题一般是架构设计和质量属性的考察。题目样式比较固定,往年题做过一遍就行。
- 第二题通常是系统分析与设计、ER图、DFD图等。这个也比较固定,理清逻辑就行。
- 第三题跟嵌入式相关,是我的弱项。我一般放弃这题,平时接触比较少。
- 第四题跟数据库相关,这题看情况而定,有时候我做的出来。有时候问Redis就比较懵逼。
- 第五题跟Web技术相关,我之前做过前端开发,这题一般都会。
论文
论文都有固定模板的,往年题目准备三个。字数分配建议摘要300字+项目背景500字+正文1200字+结尾500字。然后自己打印答题纸,自己写一遍。注意一定要自己写一遍,很多人时间都不够的。论文关键在于记框架,还有考试前记得吃记忆面包。

考试时间
考试一共持续一天,对体力也是个考研,一天大脑都是高负荷运转。一个教室30个座位大概才来了5、6个人,怪不得通过率这么低。



走入考场,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学生时代。2B铅笔、答题卡、刺耳考试铃声一切又是那么熟悉。大概一个月之后出考试成绩,出成绩那天刚好阳了,又难受又高兴。
- 作者:比尔盖子
- 链接:https://www.connorshen.site/article/09df524b-8b0e-4fb9-beab-28b54281a3d0
- 声明:本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